1)第七章 小镇货殖(一)_规划大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建安五年的初春终于姗姗来迟。前几年肆虐荆州的疫病,今年似乎终于消停了,春耕农忙也在荆州大地上蓬勃展开。

  淇水镇是淇水边一座不大的小镇,只有一条不算长的主街道,约有不到一里的样子。

  左右两边的店铺不算多。但大都冷冷清清,没有什么顾客。店里的伙计有气无力地挥舞着鸡毛掸子或树枝,轰赶着店里的蚊虫苍蝇,农忙时节,这样的景象很正常。

  蔡记老店的掌柜蔡菊,却和别家掌柜不同,正满头大汗地安排着三个伙计,热火朝天地朝后堂搬运三个竹箱笼。

  透过竹篾编织的孔洞可以看到内里还有一层竹席,严严实实地遮盖着竹箱笼中的东西,不知内情的人,肯定看不出里面装了什么。

  按卖货商家的说法,这种外疏内密的包装方式,是保证既要让货物通风透气,又不能让雨水进入浸湿了货物,这样方可保证顾客的权益。

  单就这外包装的精细程度,已经可以断出内中的货物价值不菲,给人一种物有所值的感觉。

  如此体贴的货值手段,蔡菊平生未见,断定货主家一定是有来历有传承的商贾大家。

  东西进了后堂,在堂中案几上安放好。账房把伙计全部遣出堂去,仔细地关好门,转身便看见掌柜蔡菊正准备亲手拆开一个竹笼。竹笼以精细竹木剖条为骨,细蔑编织有孔洞的箱面,一侧配有竹制卡锁,端的细致精巧。

  蔡菊弯下腰仔细地解开卡锁,揭开箱笼内包裹的竹席,再小心翼翼地掀开外封的黄纸,终于露出了其中的货物,两双眼睛在那一刹那,仿佛被点亮了。

  是两摞白纸,并非雪白,色泽略呈灰暗,但已经比自己在官寺中见到的蔡伦纸,洁白了许多,纸面也光滑洁净许多。长三尺,宽两尺,静静安放在箱笼中,两摞纸之间有竹帘相隔。按照卖家介绍,每一摞纸有100张计为一刀,堂中摆了三个竹笼共计有六刀纸。

  蔡菊异常谨慎地取出顶面上一张,铺到一旁的案几上。想了想,又从1/3处折叠起来小心裁剪开,将较小的半边儿平铺在案几上,账房先生紧走几步,挽起袖子立即小心研墨。

  对着窗外透进的光亮,仔细的看着白纸上的字迹,随即又用双手轻轻的揉搓那小半张纸,没发现有什么不妥,蔡菊连连点头。“真是上好的白纸,远胜蔡伦纸矣。”

  账房先生接过那小半张纸,细细展扶平整,取笔在空白处也写了几个字,仔细观察着墨迹,见洇迹极少,待墨迹干透,再用双手轻轻揉搓、展开,没有出现断折或裂开,不由的连连点头:“真是好纸,不知产自何处啊?”

  “呵呵!纸是好纸,价也是好价呀。”掌柜的没有回答,只是自顾自的说道。账房先生听罢,便察觉自己问的猛浪了,原准备问价格几

  请收藏:https://m.mgsh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