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章 心安之处是吾乡_规划大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通过两天的套话和了解,多次仿佛不经意的询问,潘阳终于初步搞清楚了自己所处的时代和目前的处境,也大致的了解了这个书生的过往今生。

  目前是建安三年的仲夏,潘阳于三年前初春,从吴郡老家出发去长安投亲游学。家中长辈希望他去长安,能在学问上得些长进。

  这年头正是天下大乱,满心不愿意出游的潘阳,一路上贪玩儿拖延,甚至还借着长安正在闹战乱的由头,在尚算安定的九江,与一个道士盘桓了一年多,说是学道法。据自己这具身体原主人说辞,已经跟道士学成了神仙法术,只待机缘巧合,便可大显神通。

  若非跟随的老仆安叔多次诉说盘缠吃紧,他仍然不肯向长安进发。一路上迤逦前行,途中虽多有辗转,却是平安无事。

  潘阳自以为有仙家妙术傍身,灾祸绕道,一路行来居然不损分毫。于是便洋洋得意吹嘘不停。他哪里知道,各处都在争战,多亏了老家人多年行商,出行经验丰富,数次化险为夷而已。

  好不容易躲过一路的兵祸战火终于到了长安,却发现长安也不安定。原来的居所不知何时已烧毁在战火中,只留下残垣断壁。本欲投靠的亲戚,怕是早已经殁于战乱中。

  没心没肝的潘阳,一副无所谓地住进了客舍,忠心的老仆安叔却是忧惧交加,不久便疾病缠身。安叔到底是潘家的家生子,眼看身体越发虚弱,便央请客栈老板,在相熟的人贩子手中为潘阳买下小儿做书僮,取名潘兴。另购一头驴子作为代步工具。

  临死前,老仆安叔将剩余钱物和家族信物交给潘阳,又强撑病体将诸事仔细叮嘱兴儿,未熬多久便溘然长逝。

  知道了前因后果,重生的潘阳也是嘿然无语,真是不作死就不会死啊!

  但却有个疑问,潘阳暂时没有想明白,如此的战乱的境况,家人为什么还要他去游学投亲?难道不怕他死在战乱的路上?

  这个问题自此一直困扰了他相当一段时间,直至两年多以后,仔细检看安叔留下遗物,才彻底地证实了自己的猜测。

  转眼一月有余,潘阳终于清楚,唐村是坐落于淇水旁的一座小山村,属于荆州南阳郡南乡县淇水亭。

  县城距离唐村不过二十余里,但没有大道通行。潘阳主仆二人便是在三叉路口处认错道路,走到偏僻的唐村。

  唐村人如有需要购买货物,宁可去二十余里外的淇水镇也不去南乡县城,县城实在太小,也没有几家店铺。淇水镇有道路直通穰县与均水镇,反比县城繁华许多。

  无所事事的又一天,潘阳在院中无聊的看着藻井上方的天空,真的想离开这个小村子了,但是囊中羞涩,他实在想不出离开了这个小村子,如何再继续以后的行程。

  一连串的脚步声,仆人进来通报,族长唐豕

  请收藏:https://m.mgsh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