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十九章 赢了_巨星从主持人大赛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姜丰说的这段话是朱铨提议的第三步,上价值。

  辩论的内核就是让观众信服,而让观众信服的重要指标就是能不能“上价值”,也就是说够不够装叉,够不够正确,够不够受人景仰。

  就好比,每个人写作文时都喜欢用名言名句作为论证,让自己接下来的话有据可依。

  辩论亦是同样的道理。

  一个普通人说的话,跟一个名人说的话,谁的份量更重,自然一目了然。

  跟着普通人学,那终究是普通人。

  可若是遵照名人说的话,做的事儿,那自己是不是也能够有成为名人的潜质呢?

  所以,“上价值”是一定要的。

  众人都被姜丰的言论给吸引住了,纷纷竖起耳朵来听:

  “...英雄也是有血有肉的人,他既有卓越之处,也有凡人的弱点,而成败不过是一时一事的结果。然而决定成败结果的因素有很多,既有英雄本人的主观努力,也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天时、地利、人和等等的客观因素。

  方寸之地,如何容得下东海蛟龙,成败之尺又如何评判得出惊天动地的英雄气概呢

  正因为如此,当文天祥、史可法,一路兵败如山倒,仍然奋然抗争时,没有人会说他们不是英雄;

  当斯巴达克斯和他的战友们面对强大的罗马军团流尽最后一滴鲜血的时候,没有人会说他们不是英雄;

  当苏格兰的华莱士临刑之前高呼自由二字的时候,高尚的人们将无法抑制他们激动的泪水,没有人会说他们不是英雄。”

  又是三连排比,气势足足的。

  在“上价值”之后,就是第四步,“求结论”。

  一以贯之,从蒋舸的立论陈词说起,再强调了朱铨那些例子,最后是对三辩余磊的话进行总结,从而导出最后的结论。

  这样的辩论顺序简直就像是一个人,四合一!

  “...当成败成为评判英雄的尺度时,英雄身上那种崇高的精神品质就会被我们淡忘了。

  当成功成为衡量英雄的标准时,手段就变得无关紧要。

  于是,卑鄙成为卑鄙者的通行证,而高尚只能成为高尚者的墓志铭。

  如此急功近利,不择手段的英雄观对于当今工具理性膨胀,人文精神衰微的现实社会来说,到底是会纯化我们的道德,还是会泯灭我们的良知,不是一目了然吗?”

  这一连串的反问,让正方的四人坐立不安,孙强更是连忙拿起笔,再次的修改起自己刚刚拟定好的结辩陈词。

  “以成败论英雄,看得见英雄的功业,看不见英雄的气节;看得见英雄的意气风发,看不见英雄的怆然失意;看得见功成名就的正剧英雄,却看不见壮志未酬的悲剧英雄。

  今天,我们呼唤英雄,是因为英雄身上寄托了我们崇高的情感!

  今天我们景仰英雄,是因为英雄身上凝聚着我们超越平庸的理想

  请收藏:https://m.mgsh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